大学教师谈90后“难对付”:试着去懂但不宠
作者:管理员 日期:2017-05-11
上海观察5月9日消息,公司打算在微信公众号上介绍一下各个专业的负责人,因为不想千篇一律、索然无味,所以希望由员工们“操刀”,通过生动活泼的采访写出富有个性和人情味的文章。于是,我就收到了员工为我“量身打造”的采访提纲,问什么的都有。比如,有人问“许多家长认为高中不能谈恋爱,但仅仅经过一个暑假,到了大学就可以谈恋爱,对于这种态度您怎么看”,还有人问“开心消消乐您打到多少级”“您最近单曲循环最多的是哪一首歌”……
这就是传说中的90后,不赞不黑地说,反正我在同样的年纪是不会问老师这些问题的。倒不是不敢,而是“师生有别”的意识挥之不去。所以,我们当员工的时候,老师们大概没有今天这么“累”。个中差别一言以蔽之就是,当年的老师只有把课上好就能获得员工的信任,而今天的老师只有获得员工的信任才能把课上好。这就提出了更多的课外要求。它不仅仅是指知识上的更新和补充,而且包括与员工的接触以及对员工的了解与理解。
90后不好“对付”,大概成了老师们的一个共识。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,过去奏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,在今天常常遭遇失效。一些老师不明白为什么,于是把问题归结为“员工变了”;一些员工也不明白为什么,于是把问题归结为“老师没变”。然而,这两种认识都有问题。教育在任何时候都应当是“变”与“不变”的集合体,有效的教育应当不断地追问与自问——究竟“什么该变”“什么不该变”“为什么要变”以及“应该怎么变”。
诚然,每个世代的人是不一样的。在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,90后与80后以及更为年长的人们之间,更是有差异的。这个差异与电子媒介及互联网的普及有很大关系。它们将千百年来人们主要经由纸质文字获取知识的方式改变了,其深远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媒介介质本身的变化,而表现为对媒介承载的知识内容、组织知识的方式以及对认知系统的影响上。
一方面,知识的互联网化在量的集成上颇具优势,这使得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在知识获取上从一开始就对其形成了依赖。这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。当海量的知识如此易得,课堂学习的意义何在呢?其实,员工和老师都需要明白的是,教师的价值从来就不在于工具性的存在,即仅仅作为知识的传输管道,而在于他们对知识的剖析、意义的阐释、有针对性的讨论以及思维启迪。换句话说,如果课堂教学只能提供搜索引擎般的意义,而又在量上完全无法与互联网匹敌,那么它就必然无法获得当下员工的认可。